威尼克斯人入口建材工业概况
由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贸易增长的强势拉动,建材工业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呈现出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良好态势。
生产平稳增长2003年建材工业经济增长创近十年最高。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435亿元,比上年增长26.5%,是近十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全年生产增长平稳向上,各月累计增长速度呈现出均衡向上、逐月递增的平稳态势。威尼克斯人注册
在建材工业重点监测的22种主要产品中,除水泥电杆产量比上年同期下降外,其他21种产品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增长速度在20%以上的产品有10种,其中石墨、水泥设备、石膏板、玻璃纤维纱、墙地砖5种产品的增长速度高达30%以上。
全国水泥产量为8.13亿吨,比上年增长15.4%。主要产地在山东、江苏、浙江、广东和河北5省,5省累计生产水泥3.76亿吨,占全国水泥产量的46.2%,其中浙江、山东增长速度最快,分别为24%和22.8%。平板玻璃产量2.52亿重量箱,比上年增长11.1%。主要产地在江苏、威尼克斯人注册河北、河南、山东和浙江5省,5省累计生产平板玻璃1.38亿重量箱,占全国平板玻璃产量的54.5%,其中浙江、江苏增长速度最快,分别为23.8%和23.5%。玻璃纤维纱产量47.3万吨,比上年增长32.7%。主要产地在山东、浙江和重庆3省市,3省市累计生产玻璃纤维纱33.2万吨,占全国玻璃纤维纱产量的70.1%,其中山东、重庆增长速度高达81.6%和66.1%。
价格回升,产销衔接,效益提高2003年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4504.7亿元,比上年增长27.3%,实现利润总额258.3亿元,比上年增长93.3%,完成税金总额253.5亿元,比上年增长25.6%。销售收入与生产增长呈现出同步平稳上升态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5.5亿元,比上年增长75.2%。
2003年建材工业累计工业销售率97.2%,其中属于制造行业的平板玻璃、玻璃纤维及制品、水泥、石棉水泥制品4个行业的工业销售率在98%以上。水泥产销率在2000年时达到98.7%,2003年达到100.5%。平板玻璃产销率也由2000年的96.3%上升到2003年的100%。
从价格指数动态分析,水泥、平板玻璃价格呈现逐月回升良好势头。12月份,平均每吨水泥比1月份上涨了20.82元,其中回转窑水泥平均每吨上涨了20.41元,回转窑普通硅酸盐水泥42.5强度等级涨幅最大,每吨平均上涨了27.73元;立窑水泥每吨平均上涨了22.90元,涨幅最大的是强度等级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每吨平均上涨了23.37元。每重量箱平板玻璃平均上涨了10.98元,其中4毫米、5毫米白色平板玻璃涨幅最大,每重量箱分别上涨了13.31元和13.74元。
用1月与12月价格指数对比,水泥最高涨幅集中在华东和中南地区,平板玻璃最高涨幅集中在中南地区。
建材工业国有经济工业企业2003年终于摆脱了连续6年整体亏损的局面,进入赢利轨道。国有经济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12.4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实现利润总额8.5亿元,比上年扭亏增盈12.9亿元。在连续三年快速增长的前提下,建材私营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劲头。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1.9%,销售收入增长43.3%,利润总额增长105.4%,各项指标增长速度均位于各经济类型之首。
华东和中南地区建材工业集中度比较高,经济增长加快,各项统计指标名列前茅。华东和中南地区的水泥产量5.3亿吨,占全国水泥产量的64.9%;平板玻璃产量1.6亿重量箱,占全国平板玻璃产量的63.2%。2003年华东和中南地区建材工业实现利税总额387.7亿元,比上年增长62.2%,占全部建材工业的75.8%。
传统产业仍占优势水泥、建筑陶瓷、水泥制品、建筑用石加工、黏土砖瓦及建筑砌块和平板玻璃6个建材传统行业效益的提高,为建材工业经济效益的快速增长奠定了基础。6个行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013.4亿元,比上年增长25.6%,占全部建材工业增加值的70.6%;盈亏相抵后累计净赢利175.7亿元,比上年增长109.2%,占全部建材赢利额的68%。实现利税总额370.3亿元,比上年增长56.2%,占全部建材利税总额的72.3%。
水泥窑外分解生产工艺在水泥制造业中已居领先地位2003年水泥新型干法生产线亿吨(不含粉磨站和其他窑型水泥企业用窑外分解熟料粉磨的水泥产量),比上年增长17.8%,占全国水泥产量的17.7%;出货值为9亿元,在水泥行业中占有59.2%的份额;实现利润总额49.5亿元,在水泥行业中占有45.5%的份额。虽然水泥窑外分解生产线企业户数少,但其主要经济指标却在行业中占有较强优势,市场潜在能力很强。
浮法玻璃生产工艺在平板玻璃制造业中占有绝对优势2003年浮法玻璃生产线%,占全国平板玻璃产量的78.4%。出货值为21.5亿元,在平板玻璃行业中占有87.1%的份额;实现利润总额8.3亿元,比上年扭亏增盈9.2亿元,在平板玻璃行业中占有61.4%的份额。浮法玻璃工艺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在全行业中占有绝对优势。
池窑生产工艺在玻璃纤维及制品制造业中居主要地位巨石集团有限公司、泰安玻璃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和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是玻璃纤维行业的三大池窑生产基地。全年累计生产玻璃纤维纱20.2万吨,比上年增长23.1%,在全国玻璃纤维纱产量中占42.9%。全年完成出货值8.4亿元,在玻璃纤维及制品行业中占41.3%,实现利润总额2.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3.9%,在玻璃纤维及制品行业中占43.4%。表明先进的池窑工艺已在玻璃纤维行业中居主要地位。
出口贸易持续保持高速增长2003年建材商品进出口总额88.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6%。其中进口金额3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2%;出口金额5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8%。进口增长速度和出口增长速度首次出现同步增长态势,并连续两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进出口累计贸易顺差17.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1%。
在建材出口商品中有84种商品出口价格高于上年,其出口金额累计20.9亿美元,占建材出口商品的44%,保证了出口贸易额的快速增长。2003年出口创汇增长率在30%以上的有水泥熟料、石膏制品、大理石板材、初加工玻璃、窗玻璃、钢化玻璃和废碎玻璃、玻璃纤维纱、玻璃纤维织物、卫生陶瓷、釉面砖和墙地砖等12种产品。
国内外科技交流活跃2003年建材行业科技交流活动十分活跃。为推动水泥行业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向大型化和装备国产化方向发展,水泥协会组织召开了铜陵海螺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经验总结会和新型干法技术创新研讨会。中国建材工业协会系统各单位举办了“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讲习班”、“红坯陶瓷砖研讨会”、“非金属矿物材料与环保、生态、健康研讨会”、“建材市场·技术发展趋势高层研讨会”、“中国建材市场高峰论坛”、“建筑涂料生产应用及新工艺交流研讨会”、“水泥工厂余热回收利用技术暨合同能源管理推广会”、“石棉问题学术交流会”、“摩擦与密封材料技术交流会”以及玻璃钢、玻璃纤维协会年会等多种形式的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活动,推动建材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和发展,促进先进生产力在建材工业中的占有比例。
为紧密跟踪国内外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科技前沿的发展,搭建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平台,提高建材行业科研水平,中国硅酸盐学会组织召开了大型学术年会。这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无机非金属材料行业举办的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学术盛会,国内外200多家单位、100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广大科技工作者就当前无机非金属材料科技发展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提出了建议,提交了1100多篇论文,对学科发展及行业科技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国建材工业协会系统各单位还通过举办各种展览,帮助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在克服了上半年非典疫情的负面影响后,佛山陶瓷卫浴出易会、国际玻璃展、广州石材展等先后成功举办,并在9月举办了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绿色建材展览会。展会总展出面积2万平方米,来自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家厂商参展。整个展期参观人数达3万人次以上。展览会分别组成了建筑卫生陶瓷、门窗及玻璃、新型建筑材料、玻璃纤维和玻璃钢、铝塑制品、防水材料和大型建材企业集团等专业展区。并组织了奥林匹克花园卫生间设计竞赛活动,评选出4个最佳设计奖、7个优秀设计奖和3个观众最喜爱的样板间奖。获奖企业在现场与项目承建商签订了意向供货合同。
中国建材工业协会有针对性地帮助代管协会和相关单位派出出国考察团组,积极开展对外科技交流活动。为使中国陶瓷产品尽快打入欧洲市场,陶瓷协会组团到欧洲开展说服解释工作,从而使中国一些陶瓷厂家得以进入欧洲的大型国际展览。石材协会加强与巴基斯坦、韩国等国家在石材领域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并与巴基斯坦有关方面签订了帮助开发石材资源、培训技术人员等方面的合作协议。针对中国在中东地区建材领域涉足较少的情况,中国建材工业协会组织对阿联酋、约旦和黎巴嫩等中东国家的建材市场进行了考察,掌握了第一手的市场信息,为扩大向中东地区的建材产品出口和开展经济技术合作创造了条件。中国建材工业协会还完成了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项目的组织申报,有6个项目获得国家资助。
宏观研究成果突出2003年,建材行业组织开展了多项建材中长期重点科技发展及规划研究工作,完成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总报告及水泥、玻璃、陶瓷和房建材料四个专题报告。开展了《建筑材料工业的现状、影响产业竞争力的因素及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点任务》等一批专题研究工作和《建材工业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基本思路)》《建材产业技术专项规划发展思路框架》《建材工业窑炉节约和替代石油专项规划》《建材工业污染防治规划》等的编制工作。
建材工业是典型的耗能工业,占全国能耗的9%。建材工业年排放CO2、SO2分别占全国工业排放量的1/4和1/10左右。为促进建材工业更好地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建材协会组织开展了《循环经济与中国建材产业发展》的研究。对诸如水泥行业如何更好地利用粉煤灰、高炉废渣等作为原料取代天然资源;玻璃行业如何提高废玻璃回收率,建筑垃圾如何再应用等问题展开研究,拟提出中国建材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同时,向国家发改委申报研究课题,并获得批准,成为工商领域行业协会系统中惟一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研究课题中标的课题。
协会系统规划院、情报所等单位适应市场和企业的需要,开展了中国水泥工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绿色节能建材科技发展战略、以信息化推动建材工业现代化、加入WTO后的中国建材产业财税对策、中国墙体材料绿色评价体系、广东建材产业竞争力分析等诸多课题研究,并积极协助地方政府和大企业制定发展规划,开展建设项目前期咨询等服务工作。
抓住热点问题,加强调研。针对水泥行业出现的投资热问题,建材协会系统的水泥协会、规划院等单位,深入到山东、浙江、北京等水泥重点产销地区的企业、施工现场进行调研,与各地建材主管部门、地方水泥协会等共同召开了12个座谈会。在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结合调研情况以及统计数据,从经济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的角度,分析了水泥投资高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速结构调整应采取的对策,得到了政府部门领导的高度评价,为政府部门形成水泥工业“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提高质量、保护环境”的方针提供了依据。同时,针对玻璃行业集中建线较多,出现了新一轮投资热的问题,走访了大部分大中型玻璃企业及科研设计单位,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行业今后短期和中长期的供求形势、结构调整、规范市场秩序、国企改制、企业并购重组以及如何应对国外反倾销等方面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及时向政府宏观调控部门及玻璃企业进行了通报。
标准认证及名牌战略工作2003年向国家标准委员会和行业主管部门分别上报建材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177项、建材行业标准制定修订计划93项,申报了18项建材相关技术规范、规程,使得建材行业有效运行的标准版本已达1124项,其中国家标准474项,行业标准650项。按照产业政策和新标准,中国建材工业协会严格把住材料审查和现场抽查两道关卡,做好水泥生产许可证的审查,共为5200个水泥企业颁发了证书,并已开始做建筑防水卷材产品的许可证换(发)证考核的准备工作。
经国家质检总局和名推委批准,建筑卫生陶瓷产品被列入中国名牌产品评价目录,12家建筑卫生陶瓷企业的产品获得了2003年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实现了建材行业名牌产品零的突破。水泥协会、装饰装修材料协会配合国家质检总局积极做好建材市场专项整治工作。铝塑分会同北京市工商局和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一起组织了北京市建材市场铝塑板专项监督抽查,共抽查了51个产品,对12家伪劣产品进行了曝光,有力地打击了铝塑板市场的假冒伪劣现象。